問:請問《配額方案》的總體思路是什么?
答:今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配額方案》的總體思路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保持政策框架的延續性和穩定性。我們充分借鑒了發電行業積累的成功經驗,延續了基于碳排放強度控制的免費配額分配核心框架。企業的配額量與其實際產出量動態掛鉤,不設絕對的碳排放總量上限,確保了行業發展的必要空間。通過科學設定行業基準,總體上可以使單位產品碳排放越低的企業,其配額盈余率越高,從而形成明確的減排激勵機制。
二是突出管控重點,體現“抓大放小”的原則。在溫室氣體覆蓋范圍上,我們聚焦于生產過程中的直接排放,即化石燃料燃燒、工業過程反應等產生的溫室氣體,不覆蓋因外購電力、熱力導致的間接排放。在配額分配范圍上,我們精準鎖定每個行業碳排放最集中的生產企業,包括高爐—轉爐長流程鋼鐵生產企業、擁有水泥熟料生產線企業和擁有鋁電解工序的企業,這些企業的碳排放量占各自行業全流程碳排放的98%以上。而對于碳排放量相對較少的獨立電爐短流程鋼鐵生產企業、獨立鋼壓延加工企業,則暫不納入配額管理。
三是合理控制企業配額盈缺率。基于企業(生產線、工序)實際碳排放強度與行業基準水平的差距進行績效比較。對排放強度低于基準水平20%及以上的企業實行配額封頂,盈余率為3%。排放強度低于基準水平20%以下的企業配額盈余率在3%以內,排放強度越低、盈余率越大。排放強度高于基準水平20%以下的企業配額虧缺率在-3%以內,排放強度越高、虧缺率越大。對排放強度高于基準水平20%及以上的企業實行配額封底,虧缺率為-3%。
問:請問生態環境部將開展哪些工作,推動《配額方案》落地實施?
答:印發實施《配額方案》是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擴圍工作的重要部署安排。為保障三個行業企業年內順利完成履約,并為后續履約工作做好準備,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開展首次配額清繳。《配額方案》發布后,我們將下發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2024年度配額,重點排放單位將于年內完成首次配額清繳。對已經購買了2024年度及其之前年度配額的鋼鐵、水泥、鋁冶煉企業,需要按照配額結轉規定,將相關配額結轉為2025年度配額。
二是實施月度信息化存證。組織鋼鐵、水泥、鋁冶煉企業通過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持續開展碳排放統計核算關鍵數據的月度信息化存證,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將對存證數據進行技術審核。重點排放單位還需在今年年底完成2026年度數據質量控制方案制定工作。
三是完成2025年度配額分配和清繳。明年上半年,將向鋼鐵、水泥、鋁冶煉企業下發2025年度預分配配額。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要組織鋼鐵、水泥、鋁冶煉企業完成2025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報送工作,并開展排放報告核查。明年下半年,生態環境部將根據《配額方案》和排放報告核查結果,按照“多退少補”的原則核定企業配額量。重點排放單位應在明年年底前完成2025年度配額清繳工作。
問: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首次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生態環境部將采取哪些措施確保碳排放數據質量?
答:碳排放數據質量是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地基,也是全國碳市場建設不可逾越的底線和紅線,為確保數據質量我部將采取以下措施加強數據質量全過程管理。
一是進一步健全核算報告核查(MRV)制度體系。結合數據質量管理工作需要,持續完善各行業核算報告與核查技術規范,研究確立碳排放核算分級分類管理制度,突出監管重點、提升監管效能。探索開展以核算方法為主、自動監測方法為輔的多源碳排放數據管理,通過交叉核驗提升數據質量。同時,進一步規范核查工作流程,加強核查報告規范性審核。
二是不斷加強數據質量日常監管和監督檢查。充分利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采取“人防+技防”的方式實施全主體、全業務、全流程穿透式監管,精準識別異常數據、迅速開展現場檢查、精準打擊造假行為,保持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震懾態勢。通過月度存證、“三級聯審”、飛行檢查等手段,加強與執法檢查的聯動,對發現的重要問題線索及時移交相關部門妥善處理。此外,我們還將研究建立評價機制,對企業先進案例和地方監管成效進行通報表揚。
三是持續提升企業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以督促企業編制年度“數據質量控制方案”為抓手,推動企業建立健全碳排放數據質量內部管理制度,規范企業數據統計核算、月度存證、年度排放報告編制等行為。將數據質量控制方案編制和執行情況作為企業分級分類管理的重要依據,有針對性地確定監管重點。加強對企業技術幫扶和政策宣貫,會同市場監管部門緊盯碳排放關鍵計量器具配備、使用和管理。鼓勵企業創新數據質量管理技術手段,通過區塊鏈、物聯網等方式提升數據質量。
問:請問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下一步擴圍工作有哪些考慮?
答:近期,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的致辭中明確提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主要高排放行業。今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公開發布,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一步擴圍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貫徹落實《意見》部署安排,生態環境部已啟動化工、石化、民航、造紙等行業擴圍前期準備工作。一是推進歷史數據治理。為摸清化工、石化、民航、造紙等行業的排放情況,對2013年以來相關行業企業碳排放報告進行收集整理,相關數據經過核查,具備了針對性解決碳排放數據質量問題的條件,為科學合理確定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奠定了基礎。二是加快編制“一攬子”技術文件。目前,已組織相關單位研究起草化工、石化、民航、造紙行業的配額分配方案、核算報告指南、核查技術指南等配套技術文件,為擴圍工作做好技術保障。三是推動基礎設施升級改造。針對擴圍工作需要,從提升監管能力、擴大系統容量、提高數智化水平、保障數據安全等方面對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三大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提升基礎設施平臺的保障能力。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為指引,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成熟一個、納入一個”的原則,根據行業發展狀況、降碳減污貢獻、數據質量基礎、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擴大覆蓋行業范圍和溫室氣體種類。在現有覆蓋范圍基礎上,將覆蓋范圍逐步擴展至化工、石化、民航、造紙等行業。到2027年,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本覆蓋工業領域主要排放行業。
問:請問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管理下一步的主要發展方向?
答:配額是落實企業減排責任的載體。《意見》對完善配額管理制度作出了明確部署,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額總量控制為基礎、免費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形成減排效果明顯、規則體系健全、價格水平合理的碳定價機制。生態環境部將深入貫徹落實《意見》部署安排,加快完善配額管理制度。
一是率先實施行業總量控制。近日,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二階段會議上提出,我國將全面實施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生態環境部將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及碳排放雙控的要求,科學設定配額總量,逐步由強度控制轉向總量控制,對碳排放總量相對穩定的行業率先實行總量控制。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成為我國碳排放雙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二是加快推行配額有償分配。實施配額有償分配是壓實重點排放單位減排責任、豐富企業履約渠道、強化市場供需調控的重要舉措。生態環境部將穩妥推行免費和有償相結合的碳排放配額分配方式,綜合考慮減排潛力、成本差異、產能產量調控等因素,分行業差異化設置有償分配比例,有序提高有償分配比例。同時,通過設立國家配額儲備調節池等手段完善市場調節機制。
三是逐步適度收緊配額。加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與產業政策的協同,建立完善配額總量逐年收緊機制,增強配額稀缺性,推動碳價更精準、更全面反映我國的減排成本,為重點行業結構優化、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更加明確的價格信號,助力行業走出“內卷式”競爭模式,不斷提高行業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