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云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地區水環境污染治理的提案”,由我部會同農業農村部辦理。經認真研究,答復如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工作,2021年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您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科學管理等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我們將認真研究吸納,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大對農村地區水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支持和推進力度。
一、關于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科學管理
“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2023年,聯合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地處理、循環利用為導向,因地制宜實施治理管控,并確定“三基本”(基本看不到污水橫流,基本聞不到臭味,基本聽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評判標準,優先采取資源化利用治理模式。多地實踐表明,資源化利用模式建設成本和周期較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模式均減少50%以上,年度運維費用縮減96%以上,實現“投資省、見效快”。目前,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中,資源化利用模式占到約5成,這一模式受到當地政府及群眾認可。
一是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制定方面。2019年,生態環境部組織印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規范編制工作指南(試行)》,明確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值應綜合考慮排放去向、受納水體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等因素進行確定,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分類分級確定控制指標和排放要求。目前,全國31個省份已印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
二是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或方案編制方面?!吨笇б庖姟窂娬{,發揮規劃引領作用,鼓勵各縣(市、區)以縣域為單位編制或修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或方案,規劃要注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村莊規劃、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文旅開發等統籌和有效銜接。生態環境部組織全國2700余個涉農縣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方案),指導各地篩選建立適合本地區特點的治理模式和技術工藝,及時總結推廣應用基層好經驗好做法,先后印發2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案例,共篩選出21個案例供地方學習借鑒。農業農村部編發四川省、湖北武穴市、新疆溫宿縣農村廁污共治經驗做法簡報,指導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廁污共治實施路徑。
三是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保障方面。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將農業農村污染防治確認為地方財政事權,由地方承擔支出責任,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給予支持。中央財政專門設立農村環境整治資金,支持引導地方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為重點,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笆奈濉币詠?,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農村環境整治資金196億元?!吨笇б庖姟诽岢?,鼓勵建立地方為主、中央補助、社會參與的資金籌措機制,鼓勵設立與治理任務相適宜的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資金,鼓勵充分利用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工具,在適宜的地區探索采取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目前,全國10余個省份設立省級專項資金。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按照美麗鄉村建設要求,指導各地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同時,通過“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開展抽樣評估,指導督促地方夯實治理成效,確保為群眾可感可及。
二、關于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生產污染物的全方位監管
“十三五”以來,農業農村部持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聯合有關部門印發《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方案(2017—2020年)》和《“十四五”全國畜禽糞肥利用種養結合建設規劃》,成立國家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科技創新聯盟和技術指導委員會,開展液體糞污還田等關鍵技術研究,總結9大類技術模式。指導各地區結合畜禽養殖現狀和區域資源環境特點,以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為核心,因地制宜確定主推技術模式,積極探索多樣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路徑,重點推廣畜禽糞污肥料化就地就近還田利用模式,兼顧推廣基質化、能源化、飼料化利用等模式。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關于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畜禽養殖場(戶)糞污處理設施建設技術指南》《關于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計劃和臺賬管理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指導各方逐步完善畜禽糞污處理和還田利用標準,督促養殖主體整體提升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配套建設水平,源頭上減少畜禽糞污產生量,過程中強化液體糞污科學規范處理,利用端積極探索畜禽糞肥還田利用全鏈條監管路徑。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以規模養殖場為重點,兼顧分散養殖,支持建設畜禽糞污處理利用設施設備,整縣域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同時,在全國布設500個農田地膜殘留監測點位,每年例行開展田塊地膜殘留量監測。
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農業面源污染突出區域調查技術指南(試行)》,指導開展農業面源調查,重點調查畜禽養殖業等污染問題,支撐精準治污,并采取遙感監測和現場核實等方式,在重點流域發現畜禽糞污導致的突出問題,推動形成監管合力。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持續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掌握重點區域農田地膜殘留狀況和變化趨勢,推動農村水環境改善。生態環境部將強化畜禽養殖環境監管,統籌運用遙感等手段發現和推動解決畜禽養殖污染突出問題。
三、關于進一步加強水生態環境快速精細化執法
“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綜合運用衛星遙感、水質監測等方式開展農村黑臭水體、生活垃圾亂堆亂倒等跟蹤監測,督促指導地方核實整改,完善長效管護機制,持續鞏固農村環境整治成效。加強社會監督,聯合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推出“環境美不美?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及治理建議這里提”征集活動,回應群眾關切,在解決問題中推動整體提升。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堅持問需于農、問計于農、問效于農?!吨笇б庖姟诽岢觯膭罱⒖h(市、區)政府主導、法人主體建設運維、部門監管、村民參與的污水治理機制,積極引導村民以適當方式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相關項目方案設計、過程建設、運行維護和成效監督。
生態環境部建立健全公眾有獎舉報機制。2020年4月,印發《關于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省級和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部門建立并實施舉報獎勵制度。目前,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均已出臺舉報獎勵制度規定,300余個地市級生態環境部門(包括部分省直管縣等行政單位)已建立舉報獎勵制度。2024年,全國實施獎勵的1969件舉報案件獎金總額567.18萬元,充分發揮了公眾參與監督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積極性,推動解決一批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同時,堅持突出執法重點,強化差異監管。2024年10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實施生態環境領域輕微違法不予處罰的通知》,指導各地采取包容審慎態度,規范行使裁量權。強化差異監管,對弄虛作假、偷排偷放等嚴重違法問題依法嚴懲;對輕微違法企業依法不予處罰,給予適度容錯空間。2024年,全國共實施生態環境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案件1萬余件,免罰金額15.5億元。持續加強農村地區水環境污染監督執法,2024年以來,全國共查處畜牧業涉水環境行政處罰案件200余件,處罰款約1679萬元,有力打擊了畜禽養殖涉水污染排放違法行為。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推進衛星遙感、AI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的融合應用,優化升級問題篩選模型,提升環境污染問題識別效能。加強與人民網合作,倡導社會公眾關注農村生態環境,引導農村居民共同創造和呵護身邊環境。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生態環境部
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