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槐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一帶一路’倡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增效的提案”,由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辦理。經認真研究,答復如下:
正如您提案所指出,中國正積極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綠色發展、環境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合作,凝聚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力,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協同增效,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海洋合作、野生動物保護、荒漠化防治等交流合作,推動建設綠色絲綢之路”。韓正副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上指出,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入對接,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國際環境公約協同增效,引領推動“昆明—蒙特利爾生物多樣性框架”實施。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籌部署和堅強領導下,我部聯合其他部門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生命共同體,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本原則,就加強“一帶一路”倡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增效開展了大量工作。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統籌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成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指導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實施方案。積極發揮雙多邊投資合作機制作用,為企業開展綠色低碳領域投資合作提供便利和服務,制定實施企業境外投資行為規范,指導企業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二是搭建合作平臺,凝聚生物多樣性保護合力。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簡稱綠色聯盟),為推動“一帶一路”國家綠色低碳轉型搭建了機制性、國際性的多邊合作平臺。綠色聯盟已有來自40多個國家的170多家合作伙伴,通過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系統等十個專題伙伴關系,共同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交流活動。三是加強信息共享,匯集生物多樣性保護數據。建設“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匯集并分享共建國家環境法律法規和標準,為政府、企業、團體和個人提供數據服務和決策支持,目前已納入100多個國家的生物多樣性相關數據。四是開展能力建設,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我部開展實施了綠色絲路使者計劃,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共同加強環保能力建設,先后為120個國家培訓環保官員、專家和技術人員3000多人次,內容涵蓋生態系統評估和管理、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等。五是開展聯合研究,支撐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行動。綠色聯盟與中外合作伙伴聯合開展《“一帶一路”項目綠色發展指南》研究工作,至今已發布三期成果。基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污染防治和氣候變化減緩三類主要環境目標,提出了推動“一帶一路”項目綠色發展、降低項目生態環境風險的項目分級分類體系,為更合理有效地評估不同項目的重大環境風險和貢獻潛力提供指導。開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展望報告》研究,并納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報告為推動綠色絲綢之路框架下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領域務實合作提供政策與行動建議。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相關要求,認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生物多樣性信息共享和合作平臺建設。豐富和完善“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分享環境法律法規和標準,提供科學數據支持。推動“一帶一路”綠色聯盟的建設,促進政策對話、環境知識共享、綠色技術交流與轉讓。二是繼續協調“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行動。繼續通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高層次對話平臺,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加強關于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安全風險防控等倡議和政策行動的銜接,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合作,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走深走實。三是加快布局建設完善外來入侵物種監測網絡。繼續完善我國外來物種監測預警、風險評估和防治技術體系,開展重點外來物種專項治理,支持各類陸海空大通道實施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預警和防控能力提升項目,進一步優化完善邊境地區外來物種入侵防控與治理體系。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生態環境部
202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