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爾恒?阿哈提等9位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兵團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支持力度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答復如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工作。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要求加快建設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地方主要承擔生態環境質量監測、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環境執法監測、環境應急監測與預報預警等職能,國家適度上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準確掌握、客觀評價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狀況。
我部和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有關要求,大力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和生態環境監測事權上收。目前,已經在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1436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以下簡稱國控站點),在全國十大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布設2050個國家地表水監測評價考核斷面(以下簡稱國控斷面)并建設1881個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站,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統一監測、統一運行管理,初步形成了統一的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為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確保公眾環境知情權提供了重要支撐。
誠如你們所言,隨著經濟發展,現有國控站點和國控斷面已不能完全滿足科學、客觀反映生態環境狀況的需要,我部正在積極開展“十四五”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優化調整工作,科學論證點位布設的代表性、合理性,加快構建科學、獨立、權威、高效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一、關于完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
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優化調整擴展國控站點。加強區縣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建設,2020年底前,東部、中部區縣和西部大氣污染嚴重城市的區縣實現監測站點全覆蓋,并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實現數據直聯。我部大力推動地方空氣站點聯網工作,新疆兵團一師阿拉爾市(2個)、三師圖木舒克市(1個)、十師北屯市(1個)共4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數據已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網。
目前,我部已啟動“十四五”國控站點調整工作,將按照“科學延續、全面覆蓋、均衡布設”的總體原則,綜合考慮點位的完整性、代表性、可比性、穩定性和前瞻性,依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范(試行)》(HJ 664-2013)(以下簡稱《點位布設規范》),并結合城市建成區面積、人口數量、功能結構的發展變化情況,對國控站點進行優化調整擴展。我部將結合點位調整工作,科學統籌國家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建設,按照“誰考核、誰監測”原則,對城市國控站點布設進行充分論證,科學規范推動兵團國控站點優化調整擴展和監測數據聯網,穩步推進五家渠等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二、關于完善地表水環境監測網絡
2015年,我部會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環境監測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按照“明晰事權、落實責任,分級保障、強化支撐,分步實施、積極穩妥”的原則,建立中央、地方、企業責任邊界清晰的環境監測體系,為各級政府生態環境考核提供準確、權威的數據支撐。根據《實施意見》的有關要求,兵團重點河流、湖庫監測斷面水質自動站建設屬地方事權,我部將積極配合兵團和有關部門,推進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同時抓緊研究制定地表水自動監測站點建設相關技術規范,用以指導和規范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與運行。
目前,我部已啟動“十四五”國家地表水監測網絡優化調整工作,總體上,將以科學評價水生態環境狀況、厘清省、市兩級水污染防治責任、支撐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協同治理為重點,綜合考慮科學性、代表性、延續性、全面性等原則,優化調整國控斷面,實現全國十大流域主要河流及湖庫、地級及以上城市、跨省市界主要水體和重要水功能區全覆蓋,并進一步提升國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測與預警能力。我部將結合“十四五”國控斷面調整工作,對兵團國控斷面布設進行充分論證,滿足水生態環境評價、考核、排名需求,助力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同時,我部將進一步加強對兵團生態環境監測的支持力度,通過業務指導、技術援助、人員培訓、數據共享、科研合作等方式,促進兵團生態環境監測基礎能力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為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支撐。
感謝你們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生態環境部
2019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