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黃驊港煤炭港區五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國能黃驊港務有限責任公司:
你公司《關于審批黃驊港煤炭港區五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申請函》(黃驊港規劃〔2024〕125號)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工程概況及總體意見
該工程位于黃驊港煤炭港區煤炭碼頭作業區和公共配套區,建設內容包括碼頭工程、筒倉堆場工程、翻車機房工程、回填工程、環保及公輔工程等,不包含配套鐵路工程。碼頭設計年吞吐量5000萬噸,均為裝船。碼頭工程包括新建4個7萬噸級煤炭裝船泊位,采用突堤式布置,突堤長度為1349米,碼頭主體采用高樁梁板結構,通過引橋與后方陸域連接,布置3條裝船作業線,設置3臺移動回轉式裝船機。碼頭前沿水域疏浚量為304萬立方米,采用耙吸式、抓斗式挖泥船開挖后外拋至指定海洋傾倒區。筒倉堆場工程包括新建地上式全封閉儲煤筒倉18座,單倉容量3萬噸,總容量54萬噸,占地面積8.24萬平方米。翻車機房工程包括新建1座翻車機房,占地面積3.85萬平方米,布置2條335米卸車線,2套翻車機系統,預留1套翻車機系統裝機空間,翻車機房區配套建設轉運皮帶機、干霧抑塵系統等設施。回填工程為地面平整工程,面積為50.93萬平方米,回填區域經排干晾曬、開挖換填等回填至設計標高,采用真空預壓法進行地基加固。工程開挖土石方121.37萬立方米,其中78.33萬立方米用于陸域回填,43.04萬立方米外棄至工程堆場區西南側的棄土區。環保及公輔工程包括在筒倉堆場區布置2個儲水池,總容量8.3萬立方米,為場區灑水抑塵提供用水,配套建設給排水、消防、供電、通信等公輔設施。陸域形成工程的環境影響不納入本工程評價。進港航道、錨地、污水處理與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等均依托港區其他已建工程。
工程屬于《黃驊港總體規劃(2016—2035年)》確定建設的碼頭,總體符合規劃環評相關要求。工程實施將對大氣環境、生態、水環境等造成不利影響,在全面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和本批復所提要求后,工程建設導致的不利生態環境影響能夠得到一定減緩和控制。我部原則同意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總體結論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二、主要生態環境影響
(一)大氣環境影響。施工產生的揚塵和施工機械、車輛、船舶廢氣等,運營期煤炭裝卸過程中產生的顆粒物等,將對大氣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二)生態影響。碼頭及棧橋位于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核心區內,項目所在海域周邊還分布有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海洋特別保護區、重要漁業水域等。港池疏浚、碼頭構筑物施工擾動海床等,將造成海洋底棲生物等損失,疏浚引起的懸浮物擴散等將損害漁業資源及浮游生物,將對周邊海域生態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三)水環境影響。港池浚深及碼頭構筑物建設對海洋水文動力的影響較小,將導致部分區域懸浮物濃度升高,涉水施工停止后海域水質可逐漸恢復至現狀水平。施工期生活污水、船舶含油污水及陸域施工場地生產廢水等,運營期陸域生活污水、含煤雨污水、含煤沖洗污水、到港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等,若直接排放將對周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四)其他環境影響。海域環境風險主要為船舶海損性事故及碼頭操作性溢油事故等,海域環境風險保護目標主要包括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海洋特別保護區、重要漁業水域等。施工期、運營期產生的噪聲、固體廢物等,將對周邊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三、減緩生態環境影響的主要措施
(一)大氣環境保護措施。施工場地周邊設置圍擋,對施工道路、材料加工區進行硬化,定時灑水抑塵。設置車輛清洗設施,運輸車輛加蓋封閉。施工現場安裝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并與當地監督管理部門聯網。施工現場出入口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對施工揚塵進行監控。翻車機房采用封閉式結構和基坑式卸車方式,卸車過程中采用干霧抑塵系統,底層設置灑水系統。在翻車機房進出口加裝升降式軟簾和干霧抑塵簾。大風天氣下降低裝卸作業速率或停止裝卸作業,在翻車機房區臨近廠界側安裝大氣污染物監測設備,確保顆粒物排放符合排放控制要求。采用全密閉皮帶機運輸,轉運過程采用濕式抑塵措施。堆場采用密閉儲煤筒倉進行煤炭堆存,筒倉內設置干式除塵器。按計劃對一期至四期已建露天堆場分期進行全封閉改造提升,2030年前完成一期、四期工程煤炭堆場全封閉改造,2032年前完成二期工程煤炭堆場全封閉改造。裝船機懸臂皮帶頭部設密閉頭罩和足夠長度的溜筒,溜筒外采取濕式降塵措施。建設岸電設施,優先采用新能源港作機械,到港船舶嚴格執行關于船舶廢氣排放的控制要求。顆粒物排放需倍量替代削減,削減指標來自河北鑫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油品倉儲中轉項目減排量。
(二)生態保護措施。施工船舶配備定位系統,嚴格控制疏浚施工作業范圍,控制懸浮物影響范圍;涉水施工避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特別保護期(4月25日至6月15日)及中國明對蝦產卵期(5月至6月),實施漁業資源增殖放流,開展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跟蹤監測以及增殖放流效果評估。
(三)水環境保護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控制疏浚作業對水質的影響,挖泥船外圍設置防污簾。施工船舶污水交有資質單位收集處理,陸域施工污(廢)水經收集處理達標后回用。運營期翻車機房區、筒倉堆場區及其他區域的含煤雨污水、含煤沖洗污水等生產廢水,經管網送至四期工程的含煤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回用;陸域生活污水經管網送至三期工程生活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回用;翻車機房內設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生活污水經收集處理后回用;運營期到港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交有資質單位接收處置。
(四)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環境風險防范體系,強化應急能力建設。海上施工嚴格遵守水上水下作業活動通航安全管理規定,嚴格在批準的水域內施工。運營期加強船舶通航和導助航管理,在碼頭和航道設置導助航設施。按照《港口碼頭水上污染事故應急防備能力要求》(JT/T 451-2017)配備溢油應急物資,制定并落實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做好與地方政府、海事、港區相關企業等應急預案的銜接與聯動,并按相關規定報送有關部門備案。強化應急設備維護保養和物資更新,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五)其他環境保護措施。選取低噪聲施工機械和車輛,加強設備維護保養,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優化高噪聲設備布置,采取減振降噪措施減緩影響。施工廢料回收利用,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市政環衛部門統一處理,船舶垃圾由有資質單位接收處理,危險廢物交有資質單位處置,加強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等暫存設施的環境管理。
四、你公司應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立內部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明確機構、人員、職責,加強日常生態環境管理,推進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應將優化和細化后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概算納入設計、施工、監理等招標文件及合同,并明確責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批準后,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應當重新報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工程建成后,應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適時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
五、黃驊市生態環境局要切實承擔事中事后監管主要責任,履行屬地監管職責,按照《關于進一步完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監管工作機制的意見》(環執法〔2021〕70號)要求,加強對該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自主驗收監管。河北省生態環境廳要加強對“三同時”及自主驗收監管工作的監督指導,生態環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等單位按職責開展相關監管工作。你公司應在收到本批復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及批復文件復印件分送上述部門及黃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按規定接受生態環境部門監督檢查。
生態環境部
2025年1月1日
(此件社會公開)
抄送: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黃驊市人民政府,黃驊市生態環境局,中海環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態環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2025年1月2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