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1年下半年環評信用管理情況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監管辦法》)相關規定,現將2021年下半年環評信用管理情況通報如下。
202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全國共有7734家單位和49926人納入環評信用管理,其中800家單位和901人因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過程中發生失信行為,被生態環境部門予以失信記分。
3人因所編制的環評文件出現嚴重質量問題,依法受到五年內禁止從事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工作的處罰,失信記分直接達到上限,被環評信用平臺列入“黑名單”。其中,杭州梅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環評人員劉風英、徐大忠分別作為編制主持人員和主要編制人員編制的《杭州蕭山繁榮紡織有限公司年產化纖布1000噸、加彈絲20000噸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未開展地下水等級判斷、現狀監測和影響分析以及未對相關措施進行分析,存在《監管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三項、第四項所列嚴重質量問題;深圳華越環境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環評人員張素娟主持編制的《錦州金諾合金有限公司鋁熱法生產高硅硅錳合金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在項目擴建選址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占用規劃自然保留地情況下,做出環境影響可行的不正確結論,存在《監管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七項所列嚴重質量問題。
143家單位和113人因失信行為較多,失信記分累計達到上限,被環評信用平臺列入限期整改名單。其中,河北啟沙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及其環評人員張颯分別因編制的39個和37個項目環評文件出現質量等問題,被9次列入限期整改名單;深圳市江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及其環評人員張五交分別因編制的24個和20個項目環評文件出現質量問題,被6次和5次列入限期整改名單;另有53家單位和35人也因所編制的環評文件多次出現質量或規范性等問題,2次或2次以上被列入限期整改名單。
具體情況詳見附件1-3。
信用管理對象禁止從事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工作期間,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依法不予受理其編制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列入限期整改名單期間,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應加強對其編制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質量檢查和規范性檢查,從嚴審批把關。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建設單位擇優選取環評單位,并指導督促行政區域內各級環評審批部門將有關要求落實到位。
附件:1.2021年下半年被環評信用平臺列入“黑名單”的人員情況
2.2021年下半年被環評信用平臺列入限期整改名單的單位情況
3.2021年下半年被環評信用平臺列入限期整改名單的人員情況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2022年2月8日
(此件社會公開)
抄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部內抄送:海洋司,核二司,核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