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公布。《意見》就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構建開放透明、規范有序、平等競爭、權責清晰、監管有力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作出明確部署。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專門就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出臺的政策文件,釋放了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信號。
一張清單,市場準入制度框架更完備
《意見》全文2000多字、10條意見,被稱為“市場準入10條”。
“《意見》正式明確了市場準入制度體系建設的目標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宏觀政策研究室主任王琛偉說,開放透明是實現平等準入的前提基礎,規范有序是實現平等準入的管理要求,平等競爭是平等準入的主要目的,權責清晰、監督有力是實現平等準入的重要保障,這五個方面共同構建起市場準入制度的目標體系。
具體看,在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上,《意見》提出各類按要求編制的全國層面準入類清單目錄和產業政策、投資政策、環境政策、國土空間規劃等涉及市場準入的,全部納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嚴禁在清單之外違規設立準入許可、違規增設準入條件、自行制定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巖認為,創新“一張清單”管理制度,充分肯定了此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成功實踐。《意見》相關內容有利于增強市場準入制度的統一性,穩步提升市場準入效能,推動市場準入制度框架更加完備。
一視同仁,加強內外資準入政策協同
《意見》緊扣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要求提出扎實舉措。
《意見》提出,加強內外資準入政策調整協同,在不減損現有經營主體準入機會的前提下,堅持國民待遇原則。對外資放開準入限制的,對內資同步放開;在不違反國際協定和承諾的前提下,對內資設定準入門檻的,對外資同步適用。此外,《意見》還鼓勵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有條件地方探索更加安全、便利、高效的內外資準入協同模式。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認為,《意見》強調“加強內外資準入政策協同聯動”,既體現了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所有經營主體的原則,也為外資提供了更加明確和穩定的預期,有助于中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吸引更多外資來華,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洪勇說,《意見》在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保持好政策的連貫性和透明度,確保內外資企業在同一市場環境中受到同等對待。“未來,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新出現的市場行為的監管,防止形成新型市場壁壘,確保各項政策措施更好落地見效。”洪勇對本報記者說。
“這是以問題為導向,回應社會訴求和企業呼聲,強調對內外資平等準入舉措務必落實到位。”郭麗巖說,中國已經分批制定和推出了若干放寬市場準入的特別措施,這些特別措施具有先行先試、改革探路的特色。未來,要抓好已出臺措施落實和效果評估,加快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復制,為進一步放寬和規范市場準入提供有力支撐。
“一鍵優化”,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比上月加快1.2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增長12.6%和9%。
新業態新領域的市場準入環境怎樣改善?《意見》也進行了“一鍵優化”。
在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方面,《意見》提出聚焦深海、航天、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自主可信計算、信息安全、智慧軌道交通、現代種業等新業態新領域,分領域制定優化市場環境實施方案;在有序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方面,《意見》明確對不涉及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可以依靠市場充分競爭提升供給質量的服務業行業領域逐步取消準入限制。
郭麗巖說,“優化市場準入制度”是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關鍵所在。《意見》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完善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更相適應的公平準入制度體系。“這能夠為科技成果轉化最大限度地松綁解縛,從而有助于新技術新產品加快研發。”
專家表示,完善的市場準入體系將為高質量科技成果涌現提供有力牽引,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注入強大內生動力。(記者 王俊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