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四大體系”任務完成情況(截至2020年12月31日)
制度體系 |
共13項; 已經完成9項;包括: 1.建立“無廢城市”工作機制:已經成立北京經開區工委生態文明委“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以及經開區“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專班,細化職責分工,形成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和時限,建立協作機制;制定“無廢城市”建設績效考核制度和方案,并定期督辦; 2.建立“無廢城市”建設項目獎勵機制:已經設立北京經開區綠色發展資金,將“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項目納入綠色發展資金鼓勵范圍,安排專項資金引導、扶持固體廢物減量項目; 3.制定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分類名錄:已編制完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分類名錄》; 4.制定強化清潔生產管理辦法:已制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潔生產管理辦法》; 5.制定危險廢物豁免鑒定管理辦法:已編制完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危險廢物管理實施細則》; 6.制定危險廢物經營單位貯存管理辦法:已制定危險廢物經營單位貯存管理辦法; 7.實施經營性產業園區固體廢物統一管理試點:區內經營性園區試點“亦城財富中心”已建立“1+4”固體廢物統一處理試點標準和管理手段,試點以來園區固體廢物減量50%,可回收物經濟效益凸顯;“數字工場”產業園已制定園區推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方案,購置一批智能回收設施,已建設固廢分揀點,減量成果顯著; 8.制定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管理辦法:已發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 9.制定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已印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規定實施方案》。 持續推進4項;包括: 1.加強宣傳與輿論監督:制定完成“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宣傳方案,面向社區、家庭、機關、企業組織開展了8次主題活動;累計刊發新聞通稿8篇。利用媒體平臺發布報道300余條,傳播“無廢”知識,加強新聞宣傳與輿論引導; 2.加強工業固體廢物領域執法監管:持續開展固體廢物領域的執法檢查,目前區域內無相關處罰案件; 3.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完成社區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將持續開展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商業樓宇進一步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4.宣傳引導綠色生活:圍繞垃圾分類、閑置物置換、“無廢”知識普及等內容組織開展8次主題活動;針對疫情期間危險廢物如何處理、“無廢”建設常識及“垃圾分類”策劃H5線上小游戲3期;各類日常報道全網閱讀量超過三百萬次,積極宣傳引導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
技術體系 |
共7項; 已經完成4項;包括: 1.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區內9家企業成功獲批第五批國家級綠色工廠; 2.建設綠色供應鏈:區內3家企業成功獲批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 3.實施特色產業園區實驗室危險廢物收運體系試點:確定生物醫藥園為試點,完成危廢收運管理體系的方案制定,正在開展集中收運、轉移的試點試運行; 4.開展一次性消費品減量化試點:區內7FRESH、盒馬、山姆超市等大型超市已經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全區45家酒店均取消一次性消費品的主動提供。 持續推進3項;包括: 1.開展自愿清潔生產審核:7家企業已開展自愿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持續推進企業開展自愿清潔生產審核; 2.引導居民廢舊物品循環利用:定期在街道開展物品交換市集,并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社區內的二手物品交易; 3.推動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制定并發布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建筑、超低能耗、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持續推進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工作,確保全員新建項目滿足“綠色建筑”二星標準。 |
市場體系 |
共5項(動態新增1項); 已經完成3項;包括: 1.引進工業固體廢物處置企業:已引進3家具有國際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的固體廢物處置企業; 2.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已建立一支環保投資基金,用于扶持無廢城市建設引進的節能環保產業; 3.培育環境保險市場:區內危險廢物收集處置單位完成了環保責任險的投保。 正在開展2項;包括: 1.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已經引進2家企業,區內兩家企業根據市場需要向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領域轉型。 2.嘗試通過自貿區建設,拓展相關金融服務領域的市場體系。 |
監管體系 |
無 |
項目工程 |
共15項; 已經完成4項;包括: 1.建設固體廢物管理平臺:智慧無廢信息管理平臺已完成驗收部署并上線運行,手機APP已搭建已完成;系統已注冊企業360家,完成信息填報224家,95家企業已開展聯單填報工作,發起2814單,完成1683單; 2.建設“無廢城市”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平臺:借助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持續開展技術應用和推廣; 3.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區內兩個街道已經實現生活垃圾中再生資源品類的分類收集,區內收集轉運及與北京市外的轉運體系逐步完善。 4.建設“無廢城市細胞”工程:完成78個“無廢城市細胞”建設工作,其中包括綠色企業10家、無廢項目12個、節約型機關1個、綠色街道2個、綠色社區14個、節約型學校4個、綠色商業綜合體1個、綠色餐飲酒店共計4家、綠色家庭14個、“無廢”個人16個。 持續推進10項; 1.建立危險廢物自處理設施:已經完成區內1家企業危險廢物自處理設施的建設,正在推動1家企業建設危險廢物自處理設施; 2.建設危險廢物收集轉運中心:已經列入經開區“無廢城市”建設規劃任務,結合北京市的規劃,適時啟動建設; 3.建設危險廢物預處理及資源利用中心:正在調研區內危廢資源利用項目,在區內的循環經濟產業園中預留建設場地; 4.建設再生資源流通交易平臺:聯合區內企業京東,推進再生資源流通交易平臺建設,目前在區內一街道內試點運行; 5.建設生活垃圾中轉中心:列入經開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任務,正在開展生活垃圾中轉中心方案設計工作; 6.建設生活垃圾綜合協同處置中心:列入經開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任務,根據經開區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方案,預留建設場地; 7.建設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體系:已經利用不同技術分別完成商業網點、社區、集中商務樓宇、工業園4個餐廚垃圾就地處理設施,正在積累運行數據,對接相應的技術單位,逐步構建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體系; 8.建設園林綠植垃圾處理設施:正在研究綠植垃圾協同處置技術,已經建成一處園林垃圾破碎回填的處理設施; 9.實施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結合區域建設需要,適時開展建筑垃圾再利用項目; 10.建設辦公集約型政府:完成了經開區管委會無紙化辦公的設計方案,優化完成了機關公文管理系統,正在開發“無紙化”會議系統。 正在開展1項;包括: 1.環保主題公園建設:明確了設計和布局要求,編制完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保主題公園任務書》,已征集三套環保主題公園設計方案,并完成方案評審。 |